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发挥消费信贷的积极作用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2-12-29 11:34:41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用好消费信贷、释放消费潜力,这将是接下来金融支持扩内需的有效途径之一。日前,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作深入解读,表示将适当增加消费信贷。与此同时,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采取强有力措施,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对于消费信贷的积极作用,要予以充分肯定。当前,我国消费信贷包括长期、中长期、短期三个层面。长期业务的典型代表是个人住房贷款,它在满足消费者合理住房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长期业务多见于汽车贷款,不少金融机构与销售厂商合作,推出0利息分期贷款,进一步激发了购车需求;短期业务的范围十分广泛,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如贷款装修、贷款买家电及日用品等,该业务通常被称为“周转钱”“急用钱”,主要用于缓解消费者的短期流动资金压力。

      对于消费信贷可能暗藏的风险,也要予以高度重视。提起消费信贷,人们似乎对它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金融机构让我们超前消费、借此赚钱;还有人担心,消费贷款若管理不当,可能会违规流入股市楼市。这些担忧的存在,恰恰说明消费信贷仍有亟待改进之处。例如,部分金融机构营销不当,诱导借款人办理消费分期业务,借此收取分期费;又如,个别金融机构疏于管理,导致消费贷款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等政策禁止领域。对于这些问题,监管部门要坚持“抓早抓小”,力促消费信贷业务回归本源。

      接下来,要用好消费信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一方面,优化金融供给,让消费者愿意消费、便于消费。金融机构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主动发现消费者的信贷需求,尤其要重点关注那些消费倾向高但暂时受疫情影响的群体。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居民的预期、收入都将逐步回稳,对此,金融机构要靠前发力,积极与各类消费场景合作,提升消费信贷的易得性。二是精准满足消费者的信贷需求,尤其是新市民的需求。当前,城市创业人员、新就业白领、快递服务人员等群体数量广、消费信贷需求差异较大,对此,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细分客户,为这些群体增设差异化、个性化产品,提升消费信贷的精准性。

      另一方面,完善负债管理,提升借款人的金融健康水平,让消费者舒心消费、安全消费。消费信贷不只是“把钱贷出去”这么简单,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金融机构既要解决借款人的资金短缺之急,又要帮助借款人形成良好的借贷习惯,避免其陷入过度负债、多头负债。如果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不健康、还款现金流不稳定,那么消费信贷就会变成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最终难以持续发展。金融机构可进一步完善服务细节,例如,针对收入波动群体,优化担保方式和还款方式,适当延长还款时间,在把钱贷出去的同时,帮助借款人平滑收入波动,增强其财务韧性和消费能力,进而有效释放消费潜力。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兴业银行落地首单创设CRMW的个人消费信贷ABS

      2020年11月02日11时39分
    • 国常会:部署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措施等

      2022年08月22日16时02分
    • 兴业银行:优化消费信贷供给金融为民干在实处

      2023年03月10日16时17分
    • 邮储银行消费信贷助力居民消费升级

      2020年09月03日10时52分
    • 无锡农商银行:助力消费扩内需 强化信贷促发展

      2024年06月05日16时38分
    • 浦发银行推出数字化消费信贷产品“浦发发呗”

      2020年10月27日17时00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